【巾帼竞芳华·致敬她力量】——杜骏:三尺讲台半生情
发布日期:2021-04-30 10:36:3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妇联特别开设专题“巾帼竞芳华 ·致敬她力量”故事汇,讲述优秀女性故事,激励广大女性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、文明风尚的倡导者、敢于追梦的奋斗者,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!
 
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巾帼人物故事是嘉陵区三八红旗手杜骏。
 
30多年来帮助近1000名孩子走出山村,她在自己的竹林小学探索实践“教学做合一”乡村教育新模式,让300多个家庭受益。她就是嘉陵区三八红旗手、多次获得吉安镇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“优秀党员”、“先进教育工作者”、“优秀教师”等荣誉的南充市嘉陵区双店乡屈家堰村竹林小学的创始人杜骏。立足本职,发展乡村教育
 
阳春三月,春光明媚。娇艳盛放的月季花点缀在竹林小学周围,教室里传出的朗朗书声,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 
1987年,17岁的杜骏刚刚高中毕业回到家乡。村里的老人恳求她,为了让娃娃们有个出路,请他在村办小学当先生。望着孩子们期盼的眼神,杜骏应承下来,成为了屈家堰村一名没有编制、工资微薄的代课教师。这一干,就是12年。
 
1999年,由于国家的清临政策,杜骏“下课”了。但他注意到屈家堰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更加严峻。在丈夫陈占春的支持下,夫妻俩利用村上的闲置教室作为教学场所,将村里的留守儿童都召集起来开办了竹林小学,开始招收学前班到小学一至六年级的适龄儿童,承载起了屈家堰村131名农村儿童的求学梦。
 
“虽然这里是山村,但是娃娃们应该接受和城里娃娃一样的教育。”杜骏在脑里寻思着得让孩子们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杜骏拿出积蓄,耗资60多万元,修建了占地800平方的教学场所。随着城乡城镇化推进,学生逐渐减少,任课老师也不再好找,杜骏就拉着在城里工作的表妹回到学校当老师,两姐妹成了竹林小学的中坚力量。她们和50多名学生一样,吃住都在竹林小学里,成为了一个大家庭。
 
“困难是有的,但是党委、政府、妇联、教育部门给我们的扶持,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帮助,也是一直存在的,我要坚守在这里,守着所有的孩子,守着我的家。”杜骏说。竭尽所能,帮助困难群众
 
边缘户杜上茂和妻子刘碧秀(患有中度糖尿病)结婚后一直没生孩子,近五十岁时捡养了一女孩,现已出嫁,女儿很孝顺,但自己日子也不宽裕。2019年八月,杜骏得知他俩没钱交医保个人缴费部分,就主动替他们缴纳,让他有了医疗保障。
 
学生杜红龙在10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,无人照看,杜骏经常到他家补课,给他讲励志的故事,并不时送来新被套、衣服鞋袜及日常生活用品,把他从一个成天贪玩好耍偷鸡摸狗的“坏小孩”,逐渐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学生。11岁的唐习知,父母离异,爷爷奶奶80多岁了,无人看管产生了厌学,杜骏就多次奔走去家里劝返,将唐习知带到身边一起吃住。
 
疫情期间,无法按时开学,她担心学生学业落下,便免费为学生买教辅资料,并亲自送到学生家中,鼓励学生努力自学,叮嘱家长加强监管,不外出,不聚集。同时他坚持充分利用QQ群,微信群给学生上课,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。从2016年至今,杜骏每月拿出150元购买教辅资料和本子送给有需要的学生,5年来累积补助了2万余元,200多名学生受益。与时俱进,探索儿童发展
 
杜骏积极探索实践“教学做合一”,初步探索乡村教育新模式。学生在学习《中华传统节日》时,她引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、观看影片、学唱歌曲、调查访问等各种实践方式完成预习作业,极大地锻炼了学生“做”的能力。而课后测评时,她又要求作业的形式可不拘一格,重点在于学有所获。
 
考虑到学校身处乡村的特点,杜骏便在班级布置了和“吃”有关的任务:每一个同学都要体验跟食物相关的工作。学校有个“开心菜园”,每个班级都有小小的一块地,供同学们种植蔬菜。班里的同学轮流当值,共同种植蔬菜。接到这个任务后,很多同学选择先在自家的菜园作预习,向家里的爷爷奶奶学习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学生们深知食物的来之不易,体会到了长辈的艰辛,养成了勤劳的习惯。
 
杜骏说:“经过一次次这样的活动,学生们获得了比去粮食教育基地参观更真切的生活体验,感悟到的道理也比教师的口头说教更加生动、深刻。”
 
不论外界如何,我希望自己一直是一朵绽放灵气的花,传递给孩子们的是真、是纯,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。不止一朵花,我希望让更多人听到整个花园花开的声音,闻见花的芬香。杜骏真诚的说。